逐梦筑城 砥砺前行 ——萧山商业城25年强商惠民创新发展之路
虎啸龙吟展宏图,辉映日月廿五载。
商业城全貌
物换星移,岁月匆匆,萧山商业城迎来了建城开业二十五周年。二十五年劈波斩浪,二十五年用心经营,二十五年以诚筑城,萧山商业城谱写了一曲跌宕起伏的大调,书写了一段蜿蜒曲折的传奇。
商业城管委会高温慰问
驻城公安、城管、消防一线队员
从设立之初的小市场,到如今涵盖五金、建材、灯具窗帘、百货、副食品、服装、粮油、床上用品等13大专业市场,占地面积约38万平方米,辐射范围达到整个华东地区,部分商品甚至销往全国乃至海外中东地区,年商品成交额达到261亿元。这二十五年,萧山商业城已如一株弱苗成长为参天大树,根系茁壮,枝繁叶茂,还被评为浙江省重点扶持的28大市场之一,“中国商品市场百强”之一。
今年,在萧山商业城党总支书记、管委会主任裘海洪的带领下,商业城管委会(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管委会”)以“文化建设年”和“规范管理年”为主题,狠抓“文化引领、规范发展、安全稳定、转型升级”四大重点,通过“传统文化与企业精神相结合、软件提升与硬件改造相结合、开拓创新与敦本务实相结合、队伍建设与规范管理相结合、立足实际与谋划长远相结合”五大结合,在新的一年,乃至未来五年、十年,披荆斩棘,再创辉煌。
始于初心 忠于坚守
活力篇
商业城开展促销展销大型主题活动,聚拢人气
萧山商业城二十五年风雨兼程,见证了无数创业者梦想的实现。二十五年,这座商城不断发展壮大,这座小城一直活力如初,正是因为这些经营户对萧山商业城始终如一的支持,初心不变。记者从众多经营户中选取三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更鲜活的商业城。
商业城经营大户生意兴旺
从“小老板”到“亿级老板”
何伟荣:心有感恩
从萧山商业城开业之初的“小老板”发展到现在的“亿级老板”,何伟荣拥有着自己的“饮品家族”。谈起自己的创业故事,何伟荣由衷地表达了对管委会的感谢:“商业城让我有了市场归属感,我的生意越做越有味道。”
何伟荣回忆起2000年刚起步时,萧山商业城就已成长为全省卖场、超市的货源地,自己经营的椰树牌椰汁、雪花啤酒等饮品的销售也受益匪浅,销量直线增长,营业额更是翻了几番。除了经济利润上的收获,管委会的多项优惠政策也令何伟荣备感关怀与照顾。这些年来,他已经在杭州、上海、绍兴等地设立了自己的分公司,在公司管理上,他延续商业城的管理理念,常常对员工说“辛苦不要紧,心累不行”。
商业城起家的公益热心人
徐忠:心有暖阳
2013年9月,徐忠正式在萧山商业城开启了自己的创业征程。被问及为何选择在萧山商业城创业,徐忠说:“萧山商业城作为大型综合市场,拥有齐全的配套资源,为我的创业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在店面扩张的时候,管委会在短短2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对10个房东的协调工作,徐忠说:“感谢商业城管委会,给我们的公司争取到了经营场地。”除了协调工作,管委会还帮助落实了内部电梯、进水、排水、电源等方方面面的事情。
有感于商业城的帮助,徐忠认为自己要取之社会,用之社会,因此他多次为公益事业做爱心馈赠,并在2016年为“萧山新希望救援队”捐赠一只价值3万元的救援艇。也是在管委会的监督管理下,徐忠坚持品牌经营和安全管理两手抓,让“把客户做成朋友”的经营理念得以发挥,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商一代”的创新心得
陈校明:心有磐石
1990年,萧山商业城开业之前,陈校明的企业就在这片土地扎根生长。从白玉牌洗衣粉起家到成为健力宝、可口可乐总代理,从夫妻二人打拼裂变为二百人的规模,离不开陈校明的坚持与毅力,更离不开管委会的支持与管理。
陈校明说:“作为商业城的商一代,属于商业城的勤劳、肯吃苦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对陈校明来说,萧山商业城是他的能量源泉,一份是精神能量,一份是物质能量,在萧山商业城积累的丰厚资本为陈校明之后的转型研发智能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陈校明学习管委会的创新精神,在实体经营为本的同时,打开了电商销售的新渠道。
相信不久的将来,在商业城管委会(开发总公司)的带领下,广大经营户们会和商业城一起,继续昂首向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创新管理 稳步发展
管理篇
商业城管委会以军事化封闭式训练
提高市场管理队伍的业务技能与综合素质
萧山商业城作为一个“传统式、老旧式、产权式”的商贸市场,“管理难、难管理”问题突出,二十五年时间里,管委会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不断深度挖潜,创新管理方式,突破市场管理“深水区”,始终保持了商业城平稳有序的健康发展态势。
2010年,管委会以创新制度管理为突破口,在六个月时间里把《萧山商业城市场管理暂行规定》的制定、完善、贯彻一干到底,弥补了产权式市场环境下的管理弱化问题。同时,管委会还不断创新经营户管理,推行经营户文明经营保证金、火灾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障举措,通过每年与经营户签订《商品交易市场入场(进场)经营责任书》,运用自主研发的“市场信息信用监督管理平台”,进一步实现市场契约式管理。
商业城建城较早,基础设施陈旧老化,硬件薄弱,这对消防安全管理是一大考验。对此,管委会重投入、强管理,自筹专项改造资金近3000万元进行消防系统整改,目前已实现直属市场一至五楼消防喷淋设施全覆盖。同时,通过抓软件管理,创新性提出“智慧消防”理念,结合“智慧用电”手段,消除潜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双管齐下,防患于未然。今年,管委会更以“疏堵结合”为原则,创新市场管理设施设备,先后推开了物联网消防管理平台、纯净水饮水设备、集中蒸饭箱、电瓶车充电桩、停车场高清电子监控系统等工作,以新设施提升管理水平。
为走出“停车难、行车难”的交通困境,管委会先后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实施新建、扩建各类停车场,进行道路停车位划线,实施停车收费等措施,并且每年进行多次整治行动,处理各类违章车辆,加强对营运车的执法监管力度,对症出击。如此多措并举,加快了车辆流转速度,大大提高了停车空间的利用率,停车费又反哺于商业城的交通秩序管理,形成了良性循环。
“大市场、小社会”构成了萧山商业城的基本形态,所以商业城还承担着社区管理、人口计生、民政事务等十二项公共、社会性事务管理任务。管委会不断完善商业城公共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责,大到“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小到商住楼的电气线路改造和经贸大楼的自来水管改造,切实解决广大住户实际困难。
忠孝育人 文化兴城
文化篇
以“孝”立身,以“忠”兴城
今年5月,管委会给100多位员工每人发了一本《亲情账本》。
“收入:小时候经常生病,10岁那年发烧,外面大风大雨,爸妈深夜抱我去医院。感恩父母的辛勤抚养!”
“支出:5月19日晚上,我给坐在沙发上的爸爸剪脚趾甲。”
……
诸如此类,《亲情账本》里记录着“亲情账单”,这也是萧山商业城文化建设的一个小剪影。
商业城管委会赴新塘街道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今年上半年,管委会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动员大会,第一次明确将“忠孝文化”提高到商业城企业文化的核心位置,提炼出“孝敬长辈、忠诚企业、感恩商城、奉献社会”的文化核心理念,其中“感恩商城”是把忠诚企业的观念提升到“忠于商业城、服务经营户”的高度;“奉献社会”是把孝敬长辈、忠诚企业、感恩商城的意识进行升华,提升到社会立场。
以“忠孝”为主题,管委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在3月组织全商城妇女同胞开展“倡导忠孝文化,弘扬传统美德”讲座,在母亲节举办“我为母亲做一件事”主题摄影作品展……也通过建立“忠孝”文化墙,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忠孝”文化的熏陶。
商业城以继承传统为主题
开展端午节全城包粽子比赛
管委会提出的文化建设中,制度文化、形象文化和团队文化不可或缺。管委会专门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决策和指导。通过开展“绿色商城”义务植树、“关爱女性,关心健康”检查服务、“路在脚下,勇攀高峰”周末登山、“职工之家”文体比赛等活动,将更多的商业城个人融合成为团体,提升团结意识,相互融合。
都说“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只有卓越的企业文化才能滋养企业,使企业基业常青,生机勃勃,萧山商业城诚如是。
先锋在行动,品牌助党建
萧山商业城独创“先锋在行动”党建品牌,构建了一张以商业城党总支为领导核心,下属五个党支部、四支“红色义工队”、工青妇和社团组织协调配合的组织网络,以“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等优秀部门机构为标杆,率先垂范,全面保障党建工作。
商业城党总支每年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争当“先锋党员”、“优秀员工”、“五星党组织”等活动,在经营户中评比“季度示范经营户”和“年度示范经营单位”,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注重开展“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政治信仰”等专题研讨,定期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向本单位的浙江省“万名好党员”、杭州市劳动模范同志学习。同时要求各支部充分发挥“红色义工队”平台作用,让经营户党员起到带头表率作用,从而带动其他经营户文明经营、诚信经商;坚持廉政建设,坚决落实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开展多种形式的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促使商业城党建工作有声有色。
光阴的故事 致敬二十五周年
大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