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钉淬火处 青春再发车|萧山商业城团支部开展五四青年节活动
半部奋斗史,一卷青春图。为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青年职工赓续五四薪火、勇担时代使命,4月30日,商业城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开展"钢轨铸脊梁·红心照征程"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沉浸式参观杭州铁路博物馆、知青纪念馆,在历史回响中淬炼初心担当。
杭州铁路博物馆:钢轨上的精神图腾
杭州铁路博物馆位于钱塘江畔的闸口白塔公园内,江墅铁路1906年自钱塘江畔闸口始建,次年通车,连接拱宸桥。杭州铁路以此为起点,之后一百多年,浙江铁路枢纽不断发展壮大,四通八达,连接五湖四海。
步入铁路博物馆,锈迹斑驳的蒸汽机车头犹如时光雕塑巍然矗立。青年们驻足于泛黄的《京张铁路工程纪略》手稿前,指尖拂过詹天佑"人字形"铁轨的精密设计图;凝视茅以升亲笔签名的钱塘江大桥爆破方案,纸张上的"不复原桥不丈夫"誓言力透百年。百年铁轨镌刻的不仅是交通变迁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奋斗史诗。
杭州知青纪念馆:岁月里的初心传承
50多年前,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满腔热血的杭州知识青年正是在这里告别亲人,乘坐火车奔赴边疆,开始了一段上山下乡的知青岁月。
转场知青纪念馆,馆内展陈以杭州知青离开家乡奔赴边疆为主线,并通过“民办教师”和“赤脚医生”这一接地气的板块来展示知青为当地所作出的贡献。特别是"赤脚医生三件宝"——磨出毛边的医药箱、裹着红绸的银针包、字迹漫漶的诊疗记录本,仿佛静静地向青年们诉说着"把医疗卫生送到田间地头"的青春誓言。
通过本次活动,让大家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铁路开拓历程和知青奋斗历史。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终将凝成宣言:“我们是历史的解码者,更是未来的制轨人”。商业城青年们纷纷表示,将以铁轨般的意志铺就创新之路,以躬身入局的姿态,在传承中裂变,于超越中新生,全力为商业城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此刻,时代的钢轨正从闸口延伸向星辰大海,而扛起道钉与铁锤的,永远是那群躬身向前的青年——因为历史的车头从不回头,它只把嘹亮的汽笛,留给敢将红心焊进时代脊梁的人。
萧山商业城 戴 露